主题分类 | 体裁分类 | ||||
索 引 号 | 014290010/2024-00021 | 发布机构 | 淮安市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 ||
文 号 | 淮国资发〔2024〕95号 | 公开日期 | 2024-11-06 | ||
文 号 | 淮国资发〔2024〕95号 | 公开日期 | 2024-11-06 | 失效日期 | |
名 称 | 关于进一步提升市属企业内部审计工作质量的通知 | ||||
关 键 词 | |||||
内容概述 | |||||
时效说明 |
各市属企业:
为全面落实《江苏省内部审计工作规定》(江苏省人民政府令第131号)、《关于深化市属企业内部审计监督工作的实施意见》(淮国资发〔2021〕30号)等相关规定,促进国有企业围绕重要事项、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补短板、填空白,持续构建符合国有资产监管要求和公司治理需要的企业内部审计制度体系。现就进一步提升市属企业内部审计工作质量通知如下。
一、强化体系构建,进一步完善内部审计领导和管理体制。
(一)加强党委对内部审计工作领导。市属企业党委应不断健全和完善党委领导内部审计工作制度和工作机制,对企业年度审计计划和重要审计报告进行前置研究。
(二)深化董事会对内部审计机制建设。一是董事会强化对内部审计重大工作的顶层设计、统筹协调和督促落实。董事会要认真审议内部审计基本制度、审计计划和重要审计报告等事项,加强对内部审计工作的管理。二是董事会设立审计委员会的,审计委员会要督促年度审计计划及任务组织实施,研究重大审计结论和整改落实工作,评价内部审计机构工作成效并及时向董事会报告。三是董事长对内部审计工作要亲自抓亲自管,经理层严格落实对内部审计发现问题的整改。内部审计机构向党委、董事会负责并报告工作。
(三)开展内部审计集中统管。一是市属企业在集团层面统一制定审计计划、确定审计标准、调配审计资源,强化对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统一管控。各集团年度审计计划经董事会审议通过后,于每年2月底前报市国资委备案。二是按照有关规定探索建立企业总审计师制度,有条件企业可以建立审计中心,未设立审计机构的子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由上一级审计机构或集团审计机构负责,逐步健全上下贯通的内部审计组织体系。三是集团统一组织审计、财务管理、金融投资、法律、工程造价、招投标等专业人员,筹建审计人才库;持续强化企业内审与审计机关审计、社会审计、纪检监察、巡察等各类监督的协同配合,充分发挥内部审计全面性、专业性、连续性等优势,提高审计资源配置效率和审计监督效能;加强审计工作流程和业务规范培训,构建多层次、多渠道培训体系,建设忠诚廉洁担当的高素质专业化审计队伍。
二、强化建章立制,进一步增强内部审计工作规范性
(一)开展内部审计全流程质量管理。各市属集团统一编制内部审计业务手册、操作规范,强化审前研究、现场管理、复核审理、审计后评估等环节管理,规范企业审计业务操作基本流程;落实审计工作结果签字背书责任制度,开展内部审计质量自评估,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强化审计方案编制、项目实施、整改落实等全过程质量管控。
(二)建立审计报告制度。各市属集团要建立以年度报告工作为引领,涵盖质量评估、重大问题、整改落实等工作内容的审计重大事项报告制度。各集团对审计中发现的重大问题和重要风险事项及时报告市国资委,每年年底前向市国资委报送当年审计工作总结。
(三)建立健全出资人检查评估工作机制。市国资委加强对内部审计工作的统筹谋划和资源整合,定期组织对市属企业内部审计体系建设、审计监督、整改落实等工作开展抽查,对审计计划执行、审计质量控制、审计结果运用等工作效能进行评估。定期开展树标推优工作,引导、鼓励、支持争创内部审计示范单位。对内部审计工作开展不力和存在重大问题的企业印发提示函或通报,压紧压实内部审计监督责任。
(四)完善企业内部审计激励约束机制。各市属集团研究制定本企业审计质量考评标准,推动审计人员绩效考核结果与薪酬兑现、职业晋升、任职交流等挂钩,探索建立与其他业务部门差异化的内部审计考核体系。作为被审计对象的同级业务部门不参与对内部审计机构及其负责人的绩效测评。
三、强化重点覆盖,进一步提升内部审计监督质效
各市属企业以经济责任审计全覆盖为切入点,以强化工程项目审计为着力点,以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为落脚点,突出“以我为主、以外为辅”,从2025年起,对控股企业及重要参股企业内部审计实现“每三年全覆盖”;对子企业主要负责人任期内至少审一次、离任必审、任期满3年必审;对投资预算200万以上工程项目等实行全过程跟踪审计;对工程监理合同、采购合同、销售合同等合同履约情况每年至少组织1次跟踪审计;对大额资金管控、融资控规降本、投资决策等每年至少审1次;对扎实开展提质增效、内部控制、风险防范等重点领域开展各类专项审计;对落实市委市政府重要决策和重大任务等重大政策措施情况进行审计;主动对创新业务及相关子企业开展风险审计,查找风险问题,揭示短板弱项,充分发挥“经济体检”作用。推动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与应用,加强数据资源分析运用,加快构建“业审一体”信息化平台。
四、强化结果运用,进一步做好审计整改“下半篇文章”
(一)实施闭环管理。一是各市属集团把督促审计整改作为日常监督的重要抓手,完善整改落实工作规范和流程,加快形成常态化跟踪督查、整改落实、追责问责、完善管控的整改工作机制。二是各集团审计部门对各类审计、检查发现问题建立问题整改台账,制定统一标准并对已整改问题进行审核认定和验收销号。
(二)开展整改“回头看”。各市属集团适时对各类外部审计、巡查、专项检查揭示问题以及重大任务、重大事项审计反映问题的整改情况进行跟踪督查,确保问题真改实改、彻底整改。
(三)建立通报制度。对内部审计结果及问题整改成效依法依规在集团一定范围内进行通报,发挥警示作用。要做好内部审计监督与其他监督的贯通协同,形成监督合力,做到整改到位、处理到位、问责到位。
(四)建立考核机制。各市属集团将审计结果及整改情况作为企业干部考核、任免、奖惩的重要参考,对整改不力或屡审屡犯的要严肃问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