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 工作动态
市城发集团:改革赋能促发展 创新驱动显成效
发布时间:2025-08-21 10:08   字体:【 】   来源:淮安市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关闭窗口】

淮安市委八届十一次全会强调,突出抓好要素市场化配置、县域经济、开发园区、国资国企等改革。市城发集团作为肩负“城市发展建设者”与“产业发展奋斗者”双重责任的地方国企,将紧密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坚定发展目标,勇于创新突破,全力投身国企高质量发展。

打造转型升级强引擎。当前,淮安正处在爬坡过坎、不进则退的关键阶段,国有企业作为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柱,必须加快转型升级,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从追求“有没有”转向追求“好不好”。这就要求我们聚焦主责主业,坚定“126”发展战略,推动企业转型升级。夯实发展根基。围绕资产盘活与高效运营,成立城发资产运营公司,推出“资产+产业”融合新模式,2024年成功盘活闲置房产409处,租金收入同比增长37%。增添发展动力。围绕施工产业链、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运营,做大绿韵数科平台经济,逐步拓展标准化大宗商品业务,力争2025年平台交易额突破100亿元;加大新能源项目投资,加快推进启晟微电子项目(原翔宇半导体)建设,力求尽快投产。积聚发展势能。实行战略闭环、组织高效、制度管控、人才支撑、管理精益、科技赋能六项举措,通过季度经营分析会、半年度战略校准、年度业绩审计“三位一体”管控,确保战略方向精准无误,责任主体履职尽责,资源配置合理高效,构建“战略规划一目标分解一动态评估—闭环迭代”的全周期管理体系。

激活创新发展动力源。效率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生命线。一段时间以来,少数国企存在机构臃肿、决策链条长、激励机制不完善等问题,导致运营效率和创新活力不足。这就需要我们通过组织架构扁平化、干部管理“三能”机制、降本提质行动,建立适应市场规律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实现运营效率与核心竞争力的双提升。强化效率效能建设。围绕债务管理、市政府中心任务、资产运营、历史遗留、改革任务、转型抓手“六张清单”,遵循“闭环管理、限时办结、进度预警、过程督查”等八项制度,印发《集团效率效能提升实施细则(试行)》,编制重点工作清单、经营分析会工作清单和关注事项办理情况表、 “三重一大”管控权限表,为高质量完成年度目标任务提供保障。构建高效治理体系。实施组织架构重组,将集团13个部门精简为8个,下设共享服务中心,统筹集团系统职能管理岗位从342个压缩降至307个,压降率10.2%;下设12家二级子公司,提级管理7家三级子公司,将52家子公司逐步整合为26家,逐步关停低效无效企业。激发干部队伍活力。以集团系统全面竞聘为抓手,落实干部能下、员工能出、收入能减机制,36名各级管理人员降职降级占管理人员总数的比例超15%,员额总数较改革启动时压降14%,员工清退、待岗培训186人。深挖效益提升潜力。开展降本提质行动,向“跑冒滴漏”全面宣战,新增融资平均综合成本同比下降52BP,年末存量债务平均综合成本同比压降69BP,隐性债务清零。

构建清廉国企新格局。只有形成廉洁高效的工作作风,才能确保企业在市场竞争中保持健康、可持续的发展态势。我们要始终坚持把廉政建设作为护航高质量发展、稳健前行的重要保障,全力营造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良好政治生态。追赃挽损“落地有声”。组建“1+2+10”清收专班,通过“一账一策”深入分析攻坚,做到应收尽收、应调尽调、应销尽销。组织开展水韵祥和里、海棠宾馆等重点工程项目专项审计,运用“纪巡审”联动工作机制全面推进“追赃挽损”,对暴露的各类问题进行坚决彻底地整改整治。风险防控“事半功倍”。开展合规管理提升专项行动,分级分类梳理规范79项制度,配套制定《员工违规行为处理管理暂行办法》,构建起科学完善的合规管理工作格局。推动监督“关口前移”。通过清单化明责、网格化管理、集成化应用、动态式监督、点穴式推进、一体化考核、信息化保障等举措,探索建立“1+2”统筹机制,深化集采平台应用,持续完善NCC系统,将财务、人事、工程等业务数据纳入平台管理,推动基层监督指导、案件查办协作、工作机制完善,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大监督”格局。